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设计资料集 > 建筑景观

建筑是雕塑、洞穴、路径—菲利普•约翰逊

时间:2015-03-22 14:01:16   来源:   作者:

      综观菲利普•约翰逊的一生,他的理论及其建筑实践,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。约翰逊的一生跨越了从现代主义诞生、发展以致衰弱,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崛起这半个多世纪的整个历史过程,这是建筑历史上派别纷呈、风云突变的特殊与复杂的时期;再则,菲利普•约翰逊本身在这一时期中的地位独特,又不停地改变着某些理论主张与设计手法,也许还没有一位美国建筑师像他那样各种褒贬于一身、始终引起美国以致全世界建筑界的瞩目。有人高度评价他,认为他始终站在建筑运动的前沿,探寻方向,充满着以急剧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求新精神和创造力;也有很多人寄希望于他,认为他“总是比别人先走一步”,并确信他能重新联合当代建筑师,以元老身份引导他们走向新的、世界范围的建筑文化。也有人极力贬低他,说他随机应变、自相矛盾,是个猜不透的谜。
    褒贬暂且不论,但处于建筑界舆论注目中心达半个多世界之久的约翰逊,他对当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。他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锋,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面旗帜。

一、对兴趣的执著追求

(一)从哲学转入建筑
菲利普•约翰逊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。在入高中以前,菲利普•约翰逊的母亲教过他们兄妹建筑史及希腊史,这对约翰逊将来从来建筑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。
最初菲利普• 约翰逊在哈佛大学学哲学和希腊文,后来在1928年他读了Henry Russell Hitchcock的一篇文章并参观了埃及和希腊,不过在那时约翰逊绝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个建筑师,但他亲眼见到埃及神庙及帕特农神庙那样的奇观,这是他生活的真正转折点。自从读了密斯•凡•德•罗 、勒•柯布西耶和沃尔特•格罗佩斯等建筑大师的相关文章之后,他就固执地转了专业。(Once I discovered architecture as a need of my nature, that enthusiasm knew no bounds)。在当时的情况下做这一决定是非常困难的决策,因为他比同期的学生大十五、六岁。33岁的时候,他重新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,并于1943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学位,毕业后周游列国,培养敏锐的艺术感,因此得以深入美国的建筑传统。

(二)坚持本身立场,保持自己风格
菲利普• 约翰逊在初进入了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建筑学时,与教师有过一番的斗争。当时的老师深受鲍豪斯的影响,而约翰逊在当时深受密斯•凡•德•罗的影响,对格罗皮乌斯的风格不感冒。因此,在被指定作设计时,他经常作两个设计,一是为了应付学业,另一个则是他自己觉得应该设计成的样子。
约翰逊与对他有巨大影响的密斯•凡•德•罗一起工作过,并将其看作是最高明的建筑师。约翰逊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响,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当程度上有着密斯的影子,即在哈佛所在的坎布里奇为自己盖了一幢住宅。尽管他把密斯看作天才,但是他也在逐渐抱怨传统的风格,他表明:“我的宗旨是明确的、不同于传统”。他对密斯的原则感到厌烦,对密斯过分强调技术借以创造“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形式”以及“根本未想到他是一个艺术家”感到越来越“厌烦”、“讨厌”了,他不满意这样的简单。因此他辞掉了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工作,去追求新的风格。
在与现代主义的决裂时,正如他在1978年接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时所说的那样:我们现在正处在巨大的分水岭上。现代主义的大河已经分为无数支流,“有些支流在到达大海之前也许会中途干涸,或再次分裂,或又重新组合,情况是复杂的。”他热烈拥抱这种“新的,不见经传、尚未定型却又无疑令人兴奋的东西”,并且正如他所说“运用这种十足的混沌,十足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来创造奇趣”,设计出“一个不同于另一个”的那些人“猜不透”的新建筑。而这种探索的每一步,都意味着付出艰巨的劳动,从自己熟悉的创作方法和大家所习以为常的风格中解脱出来。

二、风格迥异、广泛建树

(一)初期崇尚现代主义
菲利普• 约翰逊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聘为建筑学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时,他与Henry Russell Hitchcock一起撰写关于“建筑国际风格”的相关著作,该计划中有多名伟大建筑师参与。菲利普• 约翰逊觉得「国际式样」是当时“自哥特式以来头一个真正的风格,因此它将变成世界性的,且应作为这个时代的准则”。于是,他积极的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建筑革命中。他们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展览提倡「国际式样」建筑,「国际式样」建筑的特色是使用玻璃、钢铁等材料,强调功能与结构比装饰重要。菲利普•约翰逊自己后来也采用。
这一时期他崇拜的是密斯,他看到当时功能主义者“把建筑仅仅看成一种技术……而艺术是个不适宜的词”,但是“密斯却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捍卫建筑艺术……而建筑师的责任是高出一筹的,这就是解决空间布局问题和满足现时的精神需要。”另一方面,约翰逊也崇拜密斯的“从不害怕历史,他比今天的功能主义者更广博。”他在该博物馆组织了密斯的第一次个人作品展览,并于当年出版了《密斯•凡•德•罗》一书。著名的西格拉姆大厦就是两人合作的产物。但大厦落成之后不久两人就分手了。

(二)典雅主义的倾向
菲利浦•约翰逊离开了密斯后,因为他不满意这样的简单。偶像破灭之后,人往往陷入虚无主义。约翰逊也是一样。他后来总说自己没有信条。但从其后来的设计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有些偏爱,就是在简单实用的基础上有意地加上装饰,这种风格被称为“典雅主义”(Formalism,又译作“形式主义”)。他的一处著名建筑是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州立剧院(NY State Theater,Lincoln Cultural Center,1964年,左图)。门前的柱廊明显也是在模仿希腊神庙。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可以说是典雅主义的一个展览,设计者除了约翰逊,还有H&A和SOM的各一位主将,以及小沙里宁。

(三)后现代主义者
1967年起,约翰逊与约翰•伯奇(John Burgee)一起工作至1991年,他们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图形浇铸成一种新颖而且不可思议的模型。 这时期建筑潮流在急剧地发生变化,此时约翰逊倾向于拥抱后现代主义,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,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,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审美观。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变,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。

潘索尔大厦和共和国银行大厦
潘索尔大厦是菲利浦•约翰逊这一时期所竭力探求的一种有识别性的高层办公楼的新形式,恰如潘索尔大厦的业主所希望的那样,他们没有将该大厦设计成“倒置的雪茄烟盒子”,而是以特殊的几何形体创造了及富动态和雕塑感的休斯敦的新标志。

三、对当代设计思想的影响

菲利普• 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,用他的话来说就是:“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,而是应该跟这些完全不同”。约翰逊认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。

(一)对现代城市天际线的影响
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期,建筑潮流在急剧地发生变化。约翰逊一方面参与了年轻人的争论,一方面同约翰•伯吉一道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规划、设计一些大型的、不可能建成的城市综合体,一个在费城,一个在纽约的哈莱姆区,还有一个在布鲁克伦区。但他们在这些城市综合体方案设计中所发展起来的思想,却有助于1973年建成的明尼阿波利斯的IDS中心的成功。
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,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。因此,在设计中,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。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,他说道:“一方面,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,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,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、理解”。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,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,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。
菲利普• 约翰逊和约翰•伯吉的合作一开始就竭力探求一种有识别性的高层办公楼的新形式。“无论东西南北,他们富于形象的摩天楼已经使美国城市的天际线发生了变化。”如潘索尔大厦的成功,在此后的十余年里,他们设计建成了一大批高层办公楼,一个不同于另一个,并且都非同一般。特别著名的就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。
这些对现在城市天际线的影响直至今天。

(二)对客户及使用者多方面要求的考虑
在约翰逊与搭档伯奇合作的设计中,越来越注意通过建造地平线的同一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,客户们往往希望他们的建筑在这个共同的世界中显得更别致、醒目一些。因此,他设计的建筑既与四周的高楼形成明显的对比,又占了相当的优势地位。他认为建筑的结构和外观必须与客户的认可程度相当。恰如潘索尔大厦的业主所希望的那样,他们没有将该大厦设计成“倒置的雪茄烟盒子”,而是以特殊的几何形体创造了极富动态和雕塑感的休斯敦的新标志。
菲利普• 约翰逊在尤迪卡博物馆设计时,他试图创造“一种空间,人们可以带着从外地来的老奶奶一同去参观。”这一时期成功的作品,还有华盛顿市登巴顿的前哥伦比亚艺术博物馆,由排列整齐的八个穹顶的圆形展室围绕中心的圆形院子所组成,庭院、通透的展室与葱郁的橡树林交相辉映,给人一种既在室内又宛如室外的感觉。
他们在1973年建成的明尼阿波利斯的IDS中心创造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广场,成了该市成千上万人乐于“共享”的公共空间。犹如老式的市场或市民广场曾是群众的集会和社交所一样,该空间成了明尼阿波利斯的“起居室”。

结束语
埃森曼称菲利普• 约翰逊为美国建筑界的“教父”。他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锋,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面旗帜。他的建筑风格之广让人惊异,他的创作从来都没有局限,有人说他是"国际主义",有人说他是"后现代",他还举行过80年代的大都会"解构主义"的展览。说到底,他只是一个建筑师,一切标签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。

2005年1月25日著名建筑师菲利普.约翰逊去世,享年98岁。有人说: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个导引建筑与艺术的力量。他的“影响已超越了单纯的建造,而达到建筑之最难点,即创造优美的环境。”


本站允许非商业目的转载,但必须注明作者。本文链接地址: https://www.hyhw.com/design/alp/765.html
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嘿,我来帮您!